
一年一清明,清明时节雨纷纷,虽说春雨贵如油,但是下多了也发愁。
清明时节时冷时热,昼夜温差大,万物生机勃勃,各种细菌、病毒蠢蠢欲动,各种疾病也容易找上门。
清明开始养生能给一整年的健康打个好基础,清明时节高发病有流感、过敏、肛肠疾病、抑郁等,这些病应该怎么防?看这篇文章就够啦。
防流感
清明时节昼夜温差大,气候较干燥,各种微生物、病菌很活跃,抵抗力不好的人就容易感冒发烧,三天两头跑医院,困倦嗜睡很疲惫。
要注意,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烧38度以上并且咳嗽、嗓子疼、头疼、全身酸疼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,可能是流感。
以下措施能防流感:
1、接种流感疫苗
流感疫苗对人体的保护率可达70%到90%,正规公立医院和卫生防疫站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。
2、早上用温的淡盐水漱口
每天早晚和餐后用温的淡盐水漱口对身体好,含一口然后仰头,让淡盐水能冲洗到咽部然后吐掉。
3、水要多喝些
如果没有患高血压、严重肾功能不全、慢性心肺疾病等不适合多喝水的疾病,每天喝分时段1500毫升以上水是很有必要的,有助于“排毒”。
4、开窗通风
浑浊不流动的空气是各种细菌病毒滋生繁衍的温床,上午 9~11时或下午2~4时,开窗通风10~20分钟很有必要。
实验表明,每换气一次,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%的有害气体。
防过敏
紫外线、花粉、粉尘都是过敏源,清明时节正是百花齐放的时候,上山踏青扫墓最容易过敏长疹子,越挠越痒,让人措手不及,严重起来甚至出不了门。
以下措施能帮助过敏体质的人防过敏:
1、过敏体质的人,出门**戴口罩,不要去花花草草多的地方;
2、床单、被套、常年不洗的窗帘、积了灰的纱窗记得定时清洁,不要让家里有藏污纳垢的地方;
3、海鲜、辛辣的、油腻刺激的会上火生痰的食物要少吃;
4、仅仅预防终究治标不治本,**及时去医院做个过敏源检测,了解自己反反复复过敏的“罪魁祸首”,进行针对性预防。
防肛肠疾病
大多数人还是期待过清明节的,三天小长假,除了能和家族亲人聚在一起扫扫墓,还能外出踏青爬爬山,和亲人朋友聚聚餐。
但是,清明小长假过后,由于暴饮暴食、宅家久坐、天气湿冷等因素导致的痔疮、肛瘘、肛周脓肿、肠炎、便秘等肛肠疾病发病率往往会激增。
做好以下几件事能防肛肠疾病:
1、早起一杯温开水
早起一杯水是个很好的习惯,不用特地喝蜂蜜水和淡盐水,一杯温开水就足够了,喝的时候要大口喝,有助于排便。
2、辛辣食物少吃
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比较上火,上火可能会导致便秘,清明小长假期间要尽量饮食清淡,实在想吃大餐也得多多搭配些蔬菜,不然“菊花”会很受伤。
3、多出门走走
小长假期间,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整天玩手机电脑,看似放松,其实对身心伤害很大,容易烦躁抑郁状态不佳长胖长痘。
清明时节空气清新万物生,出门走走能让人身心舒畅。
防抑郁
阴沉的小雨天,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追忆,新的一年对自我前程的担忧和不自信,很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抑郁情绪。
气温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,也容易对内脏器官、人体体温调节中枢、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,让人产生不易控制的情绪波动,尤其是抑郁,咱们国家每年有20万人因为抑郁结束生命。
清明时节如何“拯救”不开心?以下几点建议也许有用,可以试试:
1、试着动一动
运动能让人更开心更释怀,一是因为运动期间大脑会释放内啡肽,这是一种能让人感觉舒适和畅快感的物质;二是因为运动过程中身心专注,不会想太多事情。
不管晴天还是下雨,户外简单走走都比不见天日宅着好。
2、饮食讲究一些
清明时节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,健康的饮食对稳定情绪很有好处。
记得补充维生素B1(豆类杂粮)、镁元素(绿叶蔬菜、柑橘类、蘑菇、玉米等)、锌元素(贝壳类食物、坚果类、瘦肉等),浓茶、咖啡、烟等会刺激神经的东西少碰。
3、尽量别独处
清明时节,外面阴雨绵绵,屋里潮湿阴暗,一个人独处容易乱七八糟瞎想,积累很多负能量。
一些热闹的人际交往活动或者简单的密友间的相互倾诉和吐槽都对“驱散”心理阴霾有帮助,尽量别一个人闷在房间。

清明小长假,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!趁着小长假,好好休养休养吧,2019年这才开了个头呢,小长假休养好了,才能用饱满的精力继续迎接挑战。
更多体检知识,敬请关注中康体检网( www.viptijian.com )